奕采






      新闻动态

      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动态 > 行业动态

      36种谈判药品纳入医保 药企开启以价换量模式

      作者:佚名 来源 :医药网 更新于:2017-9-8 阅读 :

      在国信证券医药研究员江维娜看来 ,药企能接受国家医保谈判降价 ,必然有自己的测算。进入医保目录对公司业绩的作用不言而喻,不过 ,促进程度多大 ,需要从药品的竞争、疗效与潜在市场三个维度综合分析。

      如康缘药业的热毒宁 ,2009年销售收入1.98亿元,2010年进入医保后,2011、2012年快速放量,成长为十亿级产品 ,2015年销售收入达14亿元左右。

      又如石药集团的恩必普2004年上市 ,其软胶囊进入2009年版医保目录,注射剂获批时间较晚 ,增补进入6个省医保 。进入医保后,2011年收入3.65亿元港币 ,2015年收入19.13亿元港币 。

      对于今年入选国家医保目录 ,多家上市药企表示销售前景乐观 。亿帆医药表示 ,复方黄黛片通过价格谈判纳入国家医保目录乙类范围,有望在放量的基础上提升经营业绩 。

      江维娜指出,在不考虑销量变化的情况下 ,降价对厂家短期收入影响不言而喻,但如果综合考量价格 、销量变化,进入医保后2018-2020年的销售收入将大幅提升 ,恒瑞医药的阿帕替尼、康弘药业的康柏西普等有潜力成长为年销售10亿元甚至20亿元的品种 。

      “诺迪康重组人脑利钠肽 ,由于价格较高市场渗透率较低 ,预计到2020年销售额可达7.65亿元 ;信立泰阿利沙坦酯由于2014年才上市且价格较高,进入医保后销售收入有望增长3-5倍 ,2020年将达到5亿元;而天士力重组人尿激酶原和亿帆制药复方黄黛片 ,由于使用患者较少,未来市场空间在1亿-2亿元左右。”江维娜预计。

      在国药控股高级行业研究员干荣富看来,国家规定这些谈判品种,每个省必须用而且不能议价,所以可能迎来市场,但其中抗肿瘤药居多,出于患者群及医保费用总量控制或总额预付制等原因,不要指望成为耀眼新星 。“糖尿病用药入选品种成为大品种药的可能性较大,因为这些药属于慢病与老年病 ,在分级诊疗情况下可以处方延伸 ,基层医院将是蓝海。”

      跨国药企“迫降”

     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,此次谈判成功的36个药品中,有31个西药和5个中成药 。31个西药中15个为肿瘤治疗药 ,5个心血管病用药 ,5个中成药中,3个是肿瘤药 ,两个为心脑血管用药。

      从进口国产角度统计 ,36个纳入医保药-0.05品中,有21个进口药、15个国产药,涉及11家跨国药企。罗氏有4个品种 ,其用于治疗淋巴瘤的利妥昔单抗注射液,2015年中国销售额为20.51亿元 ,单支价格3866.8元。

     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 ,多年来 ,药品招标没能降低这类品种价格 ,现在只能采用价格谈判方法,很多药品上市多年,同适应症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,更多的品种还要面临国内仿制药竞争,现在参加价格谈判,纳入医保报销 ,以价换量是较好的选择 。

      123

      上篇:

      下篇 :






        XML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