奕采






      新闻动态

      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动态 > 行业动态

      中国创新药:高水平重复 、微创新局面待突破

      作者:佚名 来源 :医药网 更新于:2017-9-29 阅读:

      因此,要实现中国医药创新的进一步突破,在上述大会上,多位药企负责人认为,企业研发和创新能力需提高,医药创新的生态环境也需进一步完善 。

      周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,提高中国医药行业研发创新能力,除自主研发外,还可以通过并购等方式 ,获得优质创新药品和先进生物制药技术,强化自身的药品制造和研发能力 。

      亚盛医药董事长杨大俊亦认为,并购整个对于医药企业发展是必须的,甚至可以帮助中国药企踏进全球前20强阵营。“30年前的辉瑞,也排不到第十或者全球第一,它是整合了多家前10名之后排在第一 。所以,中国企业通过整合,通过优势互补,可以提升自己的研发实力 。”

      另外,在郑州泰基鸿诺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豫生看来,创新药进入市场后,应尽快加入医保 ,以提升企业创新的造血能力。

      根据人社部官方消息 ,目前阿帕替尼、西达本胺、埃克替尼等一批创新药已经纳入医保目录,但贝达药业2017年中报显示 ,其自主研发的埃克替尼在2011年就获批上市,历时6年进入国家医保目录,而阿帕替尼自2014年上市至今 ,也历时接近3年进入国家医保目录。

      作为资本方 ,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蔡大庆多次强调,国内医药投资领域存在一窝蜂情况 ,投资方需要对医药生物领域有充分了解 。“投资人一定要有更多专业能力,要保持清醒的头脑,否则行业发展问题可能出在投资人身上 。”

      国际化之路

      在上述会议上 ,除推动医药行业创新发展,孙咸泽还提到 ,下一步改革的重点将从解决质量问题转向鼓励中国医药产业国际化 。

      重庆中宝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树林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,中国医药企业的国际化是必须的 ,通过自主研发、并购等方式提升产品竞争力 ,才能更好的参与国际竞争。

      在中国医药企业海外并购中 ,多家企业都提到了提升研发能力和并购密不可分 。如2016年7月,复星医药在拟收购印度医药企业Gland Pharma中表示,通过对收购标的的经营管理,有助于本集团推进药品制造业务的产业升级、加速国际化进程、提升本集团在针剂市场的占有率。

      5月23日晚间,仙琚制药在以0.12亿美元参股美国Occult Holdings.LLC公司中也表示 ,参股有助于公司开展在特定治疗领域(包括麻醉、妇科 ,呼吸科)的海外研发合作 ,促进公司在研发方面实现海外研发布局和跨越式发展 。

      另外 ,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郭云沛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强调,中国医药企业要真正实现国际化,行业的一些标准也需要与国际接轨。

      123

      上篇 :

      下篇:






        XML地图